现代农业产业园申报流程、认定条件、扶持政策、补贴1亿元
发布日期:2022-04-17 20:19:44 浏览次数: 来源:政府政策研究组
一、建设内容
1、做大做强主导产业
包括建设规模化原料生产大基地;建设农产品加工大集群;培育形成农产品或加工产品大品牌等。
2、同步推进一二三产融合
在做大主导产业生产基地和农产品加工的同时,要推进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发展,构建起种养结合,生产、加工、收储、物流、销售于一体的农业全产业链发展格局,同时要挖掘农业生态价值、休闲价值、文化价值,推动农业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重构和演化升级。
3、聚集关键生产要素
包括针对市场、资本、信息、人才等现代生产要素,推进农科教、产学研大联合大协作,配套组装和推广应用现有先进技术和装备,探索科技成果熟化应用有效机制。
4、推进绿色循环发展
包括全面推行“一控两减三基本”,探索种养结合模式,推进标准化基地建设,建立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和监测检验体系等。
5、推进适度规模经营
包括引导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重点通过股份合作等形式入园创业创新,搭建双创服务平台,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创新联农带农方式等。
6、创新完善工作机制
包括成立保障园区建设运营的工作领导小组、园区管委会、投资运营平台等,要创新组织管理,积极探索建立“园长制”,争取相关部门和社会力量支持参与产业园建设。要构建支持产业园建设的政策保障体系,包括资金、土地、人才等,加速生产要素向产业园集聚。最后要建立完善产业园建设的考核评价机制,实时跟踪产业园建设成效,定期分析评估。
7、科学合理规划布局
要按照种养规模化、加工集群化的思路,合理布局产业园种养、加工、物流、研发、服务等功能板块。产业园专项规划要与村镇建设、土地利用等相关规划相衔接,产业发展要与村庄建设、生态宜居统筹谋划、同步推进,形成园村一体、产村相融的发展格局。

二、申报材料及流程
申报材料
1、申报创建的国家产业园名单、创建方案、经县级政府审批的建设规划和产业园基本情况表。
2、本省产业园建设工作总结,包括省市县产业园建设情况、政策支持情况、2017—2020年省级财政自有资金支持产业园建设的证明材料。证明材料应附相关资金拨付文件,如不属实,将取消产业园创建资格。
3、请有关省份组织2018年批准创建的21个产业园,按照中央财政奖补资金1亿元规模调整完善中央财政奖补资金使用方案,经省级农财部门审核同意后,报送农业农村部和财政部备案。方案不需调整的可不报。
注:以上内容是参照2020年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工作的通知中的要求进行编排的,仅供参考具体创建申报要求还是以每年农业农村部下发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工作的通知为标准。
申报流程
现代农业产业园项目由各县级农业主管机构申报,要成立由农业主管领导牵头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领导小组,积极重视及配合相关创建工作;当地主导产业的经营企业可以作为参与创建的主体。地方区县政府可对现有资源进行整合做规划,筛选出在当地具有优势的1-2个产业项目以及参与产业园建设的主导创建主体,来和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项目做对接。
1、申报程序
(1)各地要按照县级政府申请、省级农业农村和财政部门择优遴选的方式确定拟列入创建名单的产业园,经分管省领导审定后报送农业农村部、财政部。各省级农业农村部门、财政部门要严格按照创建条件开展竞争性遴选,认真组织好创建方案、建设规划评审和实地核查等工作。
(2)农业农村部、财政部采取书面审查备案和竞争性择优遴选相结合的方式批准创建。对产业园建设成效突出、建设体系完善、省级财政自有资金投入大的省份申报的部分产业园,经书面审查符合条件后纳入拟批准创建名单。对部分产业园开展竞争性遴选,组织专家采取现场答辩的方式,择优纳入拟批准创建名单。
(3)对拟批准创建产业园名单,经公示无异议后,由农业农村部、财政部联合发文公布。
2、申报数额
(1)农业农村部、财政部按照相关因素测算各地开展创建的申报指标。原则上2018年度农林牧渔业总产值7000亿元及以上的省份按2个申报,7000亿元以下的省份按1个申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安排1个申报指标。对2019年中央财政资金统筹使用不规范的省份扣减1个指标。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广东省农垦总局由所在省统筹安排申报。超指标申请不予受理。
(2)按照种业发展品种布局,支持种业育繁推一体化基础好的北京、河北、福建、新疆、西藏等省区,按确定品种增加申报1个以种业为主导产业的产业园。
(3)为支持鼓励各省加强产业园建设,对于2019年安排省级财政自有资金建设产业园10亿元以上的省份,可申报3个省级产业园纳入国家产业园创建管理体系;安排5亿元以上、10亿元以下的省份,可申报2个省级产业园纳入国家产业园创建管理体系;安排2亿元以上、5亿元以下的省份,可申报1个省级产业园纳入国家产业园创建管理体系。通过评价认定后,授予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称号。每年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通知,都会附带“创建申报指标表”,指标表里会指出每个底处的创建名额。
三、申报条件
1、主导产业特色优势明显
主导产业为本县(市、区)特色优势产业和支柱产业,在本省区乃至全国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主导产业集中度高、上下游连接紧密,产业间关联度强,原则上数量为1—2个,产值占产业园总产值的比重达50%以上。主导产业符合“生产+加工+科技”的发展要求,种养规模化、加工集群化、科技集成化、营销品牌化的全产业链开发的格局已经形成,实现了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2、规划布局科学合理
已制定产业园专项规划,并经所在地县级或以上政府批准同意,明确了产业园发展布局和区域范围。产业园种养、加工、物流、研发、服务等一二三产业板块已经形成,且相对集中、联系紧密。产业园专项规划与村镇建设、土地利用等相关规划相衔接,产业发展与村庄建设、生态宜居统筹谋划、同步推进,形成园村一体、产村融合的格局。
3、建设水平区域领先
产业园生产设施条件良好,高标准农田占比较高,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高于本省平均水平,生产经营信息化水平高。现代要素集聚能力强,技术集成应用水平较高,职业农民和专业人才队伍初步建立,吸引人才创新创业的机制健全。生产经营体系完善,规模经营显著,新型经营主体成为园区建设主导力量。
4、绿色发展成效突出
种养结合紧密,农业生产清洁,农业环境突出问题得到有效治理,“一控两减三基本” 全面推行并取得实效。生产标准化、经营品牌化、质量可追溯,产品优质安全,绿色食品认证比重较高。农业绿色、低碳、循环发展长效机制基本建立。
5、带动农民作用显著
产业园积极创新联农带农激励机制,推动发展合作制、股份制、订单农业等多种利益联结方式,推进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农民分享二三产业增值收益有保障。在帮助小农户节本增效、对接市场、抵御风险、拓展增收空间等方面,采取了有针对性的措施,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园区农民可支配收入原则上应高于当地平均水平的30%。
6、政策支持措施有力
地方政府支持力度大,统筹整合财政专项、基本建设投资等资金用于产业园建设,并在用地保障、财政扶持、金融服务、科技创新应用、人才支撑等方面有明确的政策措施,政策含金量高,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水、电、路、讯、网络等基础设施完备。
四、建设任务
1、做大做强主导产业
建设乡村产业兴旺引领区。依托优势特色主导产业,建成一批规模化原料生产大基地,培育一批农产品加工大集群和大品牌,将产业园打造为品牌突出、业态合理、效益显著、生态良好的乡村产业兴旺引领区。贫困地区要突出搞好产业扶贫,将产业园建设成为构建稳定脱贫长效机制的重要平台。
2、促进生产要素集聚
建设现代化技术和装备集成区。聚集市场、资本、信息、人才等现代生产要素,推进农科教、产学研大联合大协作,配套组装和推广应用现有先进技术和装备,探索科技成果熟化应用有效机制,将产业园打造成为技术先进、金融支持有力、设施装备配套的现代技术和装备加速应用的集成区。
3、推进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发展
建设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区。构建种养有机结合,生产、加工、收储、物流、销售于一体的农业全产业链,挖掘农业生态价值、休闲价值、文化价值,推动农业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重构和演化升级,将产业园打造成为一二三产业相互渗透、交叉重组的融合发展区。
4、推进适度规模经营
建设新型经营主体创业创新孵化区。鼓励引导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重点通过股份合作等形式入园创业创新,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搭建一批创业见习、创客服务平台,降低创业风险成本,提高创业成功率,将产业园打造为新型经营主体“双创”的孵化区。
5、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
建设农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大力发展绿色、生态种养业,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强化品牌培育,推进农业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推动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建立健全质量兴农的体制机制,将产业园打造成为农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
五、支持方式
农业农村部、财政部通过定期监测、绩效评价、实地核查等方式,在批准创建后的第二年和第三年分别组织开展产业园评价认定工作。中央财政通过奖补方式,对批准创建和通过评价认定的产业园,按不同情形予以适当支持。
(一)对2018年批准创建但尚未通过评价认定的13个国家产业园,2020年底前再组织一次评价认定,认定后安排其余奖补资金。届时未通过将取消创建资格,并按有关规定收回结余资金。
(二)对2019年及以后批准创建的国家产业园,分3次安排奖补资金。批准创建后安排30%,通过中期评估后安排30%,通过评价认定后下达剩余奖补资金。中期评估工作在批准创建后的第二年开展。
(三)对纳入国家产业园创建管理体系的省级产业园,通过评价认定后给予适当奖补。
(四)中央财政奖补资金按照突出重点、集中使用、创新方式的原则,重点用于产业园联农带农增收、提升产业服务能力、延伸产业链、促进主导产业升级。鼓励产业园统筹整合相关资金渠道,通过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政府购买服务、贷款贴息等方式,撬动更多金融和社会资本建设产业园。
国家补助资金的额度
1、同意批准创建的先行补助每个批准创建的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只要同意批准创建,国家先行补助资金1亿元,省级配套1亿元,用于产业园建设,省级现在农业产业园配套资金5000万元。
2、验收评审挂牌后的资金补助经过2至3年的创建,通过验收评审挂牌以后,国家再奖励几个亿不等的资金。具体奖励额度要根据产业园创建通过的打分情况确定,但奖励资金肯定高于批准同意创建时给的资金。
全国企业院校 专业政策咨询 企业补贴申报 项目申报代理服务等
联系专才:13570107737(微信同号)
江苏省省级智能制造示范车间申报时间、申报条件
申报智能制造示范车间申报时间请各设区市工信部门于8月15日前将请示文件(一式两份)、申报汇总表、审核情况表、智能制造示范车间申请表、企业营业执照(复印件)、真实性承诺书和车间视频资料报送至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投资与技术改造处,并将电子文档发送至...(388 )人阅读时间:2022-07-18
⼲细胞研究与器官修复重点专项申报流程、申报要求、申报方式、时
项⽬组织申报⼯作流程1.申报单位根据指南⽅向的研究内容以项⽬形式组织申报,项⽬可下设课题。项⽬应整体申报,须覆盖相应指南⽅向的全部考核指标。项⽬设1名负责⼈,每个课题设1名负责⼈,项⽬负责⼈可担任其中1个课题的负责⼈。2.整合优势创新团队,...(279 )人阅读时间:2022-05-19
深圳市企业技术改造项目认定流程、申报条件、申请资料、扶持政策
企业技术改造资助的领域对企业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和新一代信息技术对现有生产设施、工艺条件及生产服务等生产经营管理领域进行改造提升的技术改造项目给予财政专项资金资助。企业技术改造资资助的项目类别(一)智能化改造项目。申报单位实施...(351 )人阅读时间:2022-04-19
汕头节能改造补贴国家有补贴吗?汕头节能改造补贴怎么领取
汕头节能改造补贴国家有补贴吗?有补贴的。对符合条件的企业设备更新项目按珠三角地区(包括广州、珠海、佛山、惠州、东莞、中山、江门和肇庆市,下同)不超过新设备购置额的 20%进行奖励,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包括汕头、韶关、河源、梅州、汕尾、阳江、湛...(266 )人阅读时间:2022-06-12
广州重点研发计划人工智能重大科技专项申报条件、材料、程序
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贯彻落实《广州市科技创新条例》《广州市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州市重点领域研发计划实施方案的通知》,加快解决制约人工智能领域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问题,取得一批产业带动性强、技术自主可控的重...(247 )人阅读时间:2022-07-19
重点旅游项目的申报条件、申报程序、扶持范围、扶持金额5000
重点旅游项目的申报条件主要是从事文化旅游产业研发、生产、服务、管理的企业及其他机构,未发生重大违法行为。重点旅游项目扶持范围在广州新建或扩建世界级主题公园、重要景区,优先支持获评国家4A级以上景区。重点旅游项目扶持金额单个项目最高不超过50...(400 )人阅读时间:2022-09-21
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认定的申报条件及申报材料 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认
很多朋友问专才网,关于“ 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认定的申报条件及申报材料 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认定的资助 ”,专才网详细为你解答:专才网致力提供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名优高新技术产品认定、省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认定、省市企业技术中心认定、省市工业设计中心认...(184 )人阅读时间:2023-08-18
杭州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申报条件和杭州高新技术企业申报材料
杭州市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申报条件主要是注册地在本市企业通过自主研发获得知识产权的所有权,主要产品作用的技术属于高新技术规定的范围,企业研究开发费用总额比例符合要求。企业未发生重大安全事故或严重环境违法行为。申报条件认定为杭州市级高新技术企业...(561 )人阅读时间:2022-09-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