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省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单位认定条件、程序、时间
发布日期:2022-06-13 18:01:52 浏览次数: 来源:政策研究组
申报条件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重点县基本条件
(一)资源优势明显。具备以下条件之一:一是具有知名自然文化资源。县域范围内拥有世界级或国家级自然遗产、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或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等稀缺资源。二是具有独特自然文化资源。县域范围内拥有独特的山川河流、森林草湿地、美丽田园等别具一格地质地貌;或具有独特气候、阳光沙滩等鲜明气象物候特征;或具有农耕文化、古老传说、古建遗存、传统技艺和戏剧曲艺等民族民俗风情。三是具有鲜明自然文化资源。县域范围内拥有临近著名景点、名胜风景区、交通物流节点、城乡连绵带等良好区位;或具有丰富乡土文化、多样农耕体验、精彩农业节庆、优秀旅居场所,以及“乡字号”“土字号”乡村休闲旅游产品。
(二)设施条件良好。一是基础设施完备。乡村休闲旅游点交通、水电气、通讯、网络等基础设施完备,餐饮、住宿、休闲、体验、购物、停车等设施条件符合相关建设要求和标准,公共安全、健康卫生、教育培训等配套建设相对完善。二是融入活态元素。乡村民风淳朴、和谐有序、充满活力。农民向上向善、孝老爱亲、重义守信。地方和民族特色文化资源得到传承,乡村原有建筑风貌和村落格局保存良好,民族民间文化与现代元素有机融合,融入时尚元素、现代要素、时代朝气。三是村容村貌整洁。卫生厕所普及率高,主要景点和园区建立了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农村污水得到有效治理和综合利用,农村人居环境基本干净、整洁、便捷,形成一批各具特色的“一村一景”“一村一韵”美丽休闲乡村。
(三)产业发展领先。一是产业规模成型。乡村休闲旅游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之一,主要指标在全省领先;2021年接待游客200万人次以上。二是业态活跃丰富。农家乐、乡村民宿、休闲观光园区、休闲农庄、休闲乡村、康养和教育基地等业态类型丰富,至少具有五项上述类型,分布在县域1/3以上乡镇。在全省具有较高知名度的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点5个以上、1个中国美丽休闲乡村以上,具有休闲农业聚集村、休闲农业园区、农家乐、乡村民宿等,并形成了乡村休闲旅游精品线路。三是富民兴农明显。产业带动能力强,初步形成“美丽宜人、业兴人和”格局。有效吸引社会资本投入,经营主体创新发展,联农带农机制健全,从业人员中农民就业比例达60%以上,农民人均收入高于对应地级市涉农县(市、区)平均水平5%以上。经营农家乐、乡村民宿等小农户能够实现稳定就业增收,农民分享二三产业增值收益有保障。
(四)组织保障有力。一是规划布局合理。已制定县域乡村休闲旅游发展规划,发展思路清晰,功能定位准确,布局结构合理。发展规划与县域国土空间规划、主体功能区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城乡规划、美丽乡村规划等多规合一、紧密衔接。休闲农业发展与村庄建设、生态宜居统筹谋划、同步推进,形成产园融合、产村融合、产镇融合和产城融合格局。二是政策体系完善。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将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纳入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在用地保障、资金安排、金融服务、人才支撑等方面有务实的举措,出台了相应的配套政策,特别在解决供地和融资难题方面取得突破,政策指向性、精准性和可操作性强。三是管理制度健全。休闲农业管理机构健全,职责职能清晰,人员配备齐全。信息咨询、宣传推介、教育培训等基本公共服务覆盖面广、标准高。行业管理规范,农家乐、乡村民宿、休闲农园、休闲农庄、休闲乡村等管理制度或标准完善,近三年无食品安全、生态环境等违法违规事件发生。政府引导有力,形成了多主体参与、多要素聚集、多业态打造、多机制联结、多模式推进的格局。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镇基本条件
(一)规划编制科学。示范镇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建设规划应符合当地经济社会和农业、旅游业发展规划要求,发展思路清晰,目标市场定位准确,布局结构合理,工作措施有力。
(二)扶持政策完善。当地党委政府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三农”和旅游工作的方针政策,根据本镇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的实际需求,出台较为完善的扶持政策和工作措施。
(三)工作体系健全。明确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管理职能和主管部门,有健全的管理制度、统计制度、教育培训制度,及时掌握行业发展动态。加强服务平台建设,已建立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行业协会等行业自律组织。
(四)行业管理规范。建立统一的管理制度和行业标准,对现代农业科技园、休闲农庄、观光采摘园、民俗村及连片的农家乐等实行标准化管理。园区建设规范,无擅自占用耕地和基本农田修建休闲旅游基础设施行为,无破坏农业生产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现象,没有发生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资源事件。
(五)基础条件完备。镇域范围具备良好的基础设施条件和完善的接待服务能力。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点要做到通路、通水、通电,通讯网络畅通,要有路标、有指示牌、有停车场、有旅游厕所,住宿、餐饮、娱乐、卫生等基础设施要达到相应的建设规范和公共安全卫生标准。生产和生活垃圾、污水实行无害化处理和综合利用。具有农耕文化展示、农业科学知识普及教育功能的园区,要做到设施齐全、先进实用。
(六)产业优势突出。在当地市范围内有一定知名度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点3个以上;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点分布在全镇25%以上的行政村区域,形成一定规模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业带或集聚区;主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点要有地域、民俗和文化特色,有吸引力较强的体验项目和餐饮、服务功能。能够依托当地特色种植业、养殖业和农产品加工业开发设计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品及线路。
(七)发展成效显著。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主要经济指标在全省处于领先水平。年接待游客10万人次以上,农民受益面25%以上,从业人员中农民就业比例达到60%以上,从业人员30%以上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或60%以上接受专门培训。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基本条件
(一)示范带动作用强。生产生态生活资源得以整合,农业生产功能与休闲功能有机结合,一二三产业加快融合,“人、地、钱”资源开始整合,就地吸纳农民创业就业容量大,乡村休闲旅游旅居业联农带农成效显著。在全省知名度、美誉度以及游客满意度较高,具有特色乡土符号。已成为中小学及各类大专院校的培训实训基地或获得市级以上奖励和荣誉称号的优先申报。
(二)经营管理规范。经营主体应是企事业法人单位或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诚实守信,依法经营,依法纳税,热心公益事业,社会形象良好。管理制度完善,岗位责任明确,接待服务规范。近三年内没有发生安全生产事故和食品质量安全事故,无拖欠职工工资和损害职工合法权益现象。
(三)服务功能完善。吃住行游购娱学等休闲旅游旅居要素统一协调,餐饮、住宿、体验、康养、文化展示等服务设施功能齐全,配置合理。能够结合自然生态文化特色资源,合理利用闲置农房村舍等发展乡村特色民居、精品民宿。
(四)基础设施健全。道路通畅,路标、说明牌、路灯、停车场健全。消防、安防、救护等设备完好、有效。无违规建筑和占用耕地乱搭滥建现象。建立了符合环保标准的污水和生活垃圾处理设施,生产和生活垃圾实行无害化处理和综合利用,近三年内没有发生污染环境等问题。
(五)从业人员素质较高。高度重视提高员工素质,注重加强人才培养。有完善的培训制度,健全的管理机制,坚持开展经常性的业务培训,上岗人员培训率达100%,关键和重点岗位人员持证上岗。
(六)发展成长性好。主导产业特色突出,坚持标准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所产农产品要达到无公害、绿色或有机农产品标准。近三年示范点总资产、销售收入和利税等主要经济指标稳定增长。当年营业收入达到80万元以上,年接待游客8000人次以上,吸纳当地农村劳动力占职工总数的60%以上。

申报程序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重点县。
由县级人民政府对本县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填写《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重点县申报表》,提交申报材料,包括但不限于申报文件、申报表、重点县建设的有关规划及实施方案等。规划及实施方案应充分体现重点县建设的推进思路、建设目标、主要内容、产业模式、环境影响评价、运行机制、保障措施等内容。申报表及相关材料需报县级人民政府审批,市级农业农村部门会同文化和旅游部门审核后择优报省农业农村厅。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镇。
由镇级人民政府对本镇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填写《全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镇申报表》,并附本镇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情况、发展规划等综合材料,报县级农业农村部门;县级农业农村部门会同文化和旅游部门负责示范镇初审,并择优报地级以上市农业农村局;地级以上市农业农村部门会同旅游和文化部门审核后择优报省农业农村厅。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点(包括农家乐专业村、农业观光园、休闲农庄、休闲农业合作社、休闲渔业、观光牧场等)对照创建条件进行认真自我评估的基础上,自愿向县级农业农村部门提出申请,填写《全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申报表》,并附本单位综合情况、相关证照等材料;县级农业农村部门会同文化和旅游部门负责对本县申报单位进行考核、评估,符合条件的可择优向地级以上市级农业农村部门推荐;地级以上市农业农村部门会同文化和旅游部门审核后择优报省农业农村厅。
认定管理
省农业农村厅会同省文化和旅游厅组织有关专家对各地报送的重点县、示范镇、示范点申报材料进行综合评审,并对评审结果进行审核后,对拟认定的省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重点县、示范镇、示范点在省农业农村厅官网公示5个工作日。公示无异议后,省农业农村厅、省文化和旅游厅联合发文认定,并授予相应牌匾,纳入全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统计监测体系,开展动态监测分析。
省农业农村厅会同省文化和旅游厅对重点县、示范镇和示范点实行动态管理。对违反国家法律法规,侵害消费者权益、危害员工和农民利益、发生重大安全生产、食品质量安全事故的,取消其重点县或示范镇(点)资格。
开展示范点运行监测
针对近年来部分示范点品牌竞争力弱化、经营效益下滑、转型发展等情况,通过监测,淘汰不再具备示范点条件的主体,同时将仍具备条件但主体名称或品牌名称发生变化的示范点信息进行更新。
(一)监测对象
本次监测对象为经省农业农村厅、省文化和旅游厅联合发文认定的前八批省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共计407个。
(二)监测实施
采取普查和抽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监测。各市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主管部门普查本市示范点发展情况,根据示范主体填报反馈的监测表,填写示范村点监测市级汇总表,出具监测意见。省农业农村厅、省文化和旅游厅视情组织抽查监测。
申报时间
申报名额和材料报送时限。市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区由区对照《通知》条件申报,每个区可申报市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镇1个、示范点不超过2个。请各区将农业农村、文化和旅游主管部门联合申报的文件,重点区、示范镇(点)的申报表以及相关资料的纸质件装订成册,一式两份于2022年6月15日前送至市农业农村局(乡村产业处),申报材料电子版需分主体、分类别整理好,拷贝至光盘,连同纸质件一并报送。
全国企业院校 专业政策咨询 企业补贴申报 项目申报代理服务等
联系专才:13570107737(微信同号)
广州白云区重点四上企业认定的申报条件和优惠补贴最高50万
申报条件主要是涉及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与健康、新材料与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新能源与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工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上一年度经济贡献总额不低于100万元申报条件(一)涉及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与健康、新材料与高...(630 )人阅读时间:2022-09-26
“老字号”商标知识产权保护与维权援助项目的申报条件及申报材料
申报条件申报主体为广东省内可独立承担法律责任的非营利性省级知识产权行业组织、行业协会,并需具备以下条件:(一)具有广东省“老字号”会员企业,会员企业对商标维权援助工作需求迫切;(二)申报主体在广州市设有较为完备的办公场所和设施,能够及时响应...(207 )人阅读时间:2022-08-26
湖北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大健康领域支持地方专项)申报要求、流
省科技厅现启动2022年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大健康领域支持地方专项)的申报工作,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申报要求1.申报单位应为在湖北省境内(不含武汉市)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高校、科研院所和医疗机构,有较强的科技研发能力和条件。2.项目申...(391 )人阅读时间:2022-07-10
佛山市服务外包公共平台项目申报条件、流程、材料、资助标准
为贯彻落实《广东省商务厅关于印发中央财政2022年度外经贸发展专项资金(推动服务贸易创新发展事项)申报指南的通知》(粤商务服函〔2022〕58号)等文件精神,推动佛山市建设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城市,结合2022年佛山市服务外包公共平台项目入库登...(404 )人阅读时间:2022-07-20
深圳市专业展会场租补贴申报条件、申报时间、办理流程
申报条件(一)基础条件:申报单位应同时符合以下条件:1.申报主体为在深圳市(含深汕特别合作区)依法登记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2.申报单位未被国家、省、市相关部门纳入严重失信主体名单实施失信惩戒,明确限制申请财政性...(236 )人阅读时间:2022-05-11
重庆市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申报及复核条件、程序、时间
申报和复核条件企业符合《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未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或严重失信主体名单,提供的产品(服务)不属于国家禁止、限制或淘汰类,同时近三年未发生重大安全(含网络安全、数据安全)、质量、环境污染等事故以及偷漏税等违法违规行为。符合《办...(569 )人阅读时间:2022-06-21
广州市大数据产业发展试点示范项目申报流程、申报要求、时间
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组织开展2022年大数据产业发展试点示范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工信厅信发函〔2022〕71号以下简称《通知》)拟组织开展工业和信息化部2022年大数据产业发展试点示范项目申报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试点示范内容...(281 )人阅读时间:2022-07-20
广州软件特色园入库项目申报条件 广州软件特色园入库项目申报
很多朋友问专才网,关于“特色园入库项目 ”,专才网详细为你解答:办业务最好还是找第三方机构进行业务办理,因为他们精通各项业务的办理流程,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内处理好你的业务问题,想要申请专利、商标、补贴项目、资质等,可以百度搜索:【专才网】进...(113 )人阅读时间:2023-10-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