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申报应具备的基本条件及材料要求 指标解释_专才网
专才网专注于国际专利申请、知识产权、项目申报、政策补贴咨询、申报代理服务、项目认证、财税管理等服务、为企业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
18024531146
(微信同号)
当前位置: 专才网 > 专才资讯 > 新政解读

2023年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申报应具备的基本条件及材料要求 指标解释

发布日期:2023-07-14 19:51:54 浏览次数: 来源:小编


很多朋友问专才网,关于“2023年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申报应具备的基本条件及材料要求 指标解释  ”专才网详细为你解答:

申报企业应具备的基本条件

1.企业在行业中具有发展优势和竞争优势,具有行业领先的技术创新能力和水平,企业年主营业务收入不低于2亿元(其中高新技术企业不低于1亿元),或企业主营业务收入未达最低标准,企业研发经费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应高于10%;

2.企业具有较好的技术创新机制,企业技术中心组织体系健全,创新效率和效益显著;有较好的技术积累,重视前沿技术开发,具有开展高水平技术创新活动的能力;

3.企业具有较高的研究开发投入,年度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额不低于800万元;

4.企业具有比较完善的研究、开发、试验条件,技术开发仪器设备原值不低于800万元;

5.企业拥有技术水平较高、实践经验丰富的技术带头人,专职研究与试验发展人员数不少于50人;

6.企业具有市级企业技术中心资格1年以上(获市级认定文件印发时间须在2022年8月10日之前)。

同时,企业在申请受理截止日期前两年内,不存在下列情况:

1.因违反税收征管法及有关法律、行政法规,构成偷税、骗取出口退税等严重税收违法行为;

2.被有关部门认定存在严重失信行为;

3.发生重大产品质量事故或重大安全责任事故。

项目申报找专才网.jpeg

材料要求

企业需满足管理办法第七条规定的基本条件,并按照2023年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认定工作指南(简称“工作指南”,)、纸质及电子材料编制要求等提供以下材料:

(一)承诺书(参照编写)。

(二)广东省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认定表(制造业及其他行业见),建筑业)。

(三)广东省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认定申请报告(参照编写)。

(四)企业“三证合一”营业执照复印件。

(五)带统计局水印的规模以上工业法人单位研发项目情况(107-1表《企业研究开发项目情况》),规模以上工业法人单位研发活动及相关情况(107-2表《企业研究开发活动及相关情况》)。未列入国家统计局规模以上工业法人单位研发活动情况统计范围的企业,参照上述表格格式填报后提交。

(六)企业报告年度(2022年)财务审计报告。

(七)企业报告年度(2022年)完税证明。

(八)认定表相关指标的必要证明材料(制造业及其他行业列表格式和证明材料要求提供,建筑业列表格式和证明材料要求提供)。

指标解释和填报说明 

所属行业:请对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GB/T 4754-2017)》,填写企业主营业务对应的统计“大类”(二位码)所属行业(如:电器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填“38”)。

报告年度:指评价申请表中指标统计年度,时间范围为2022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所有指标的填报时间范围,如无特殊指明,均为报告年度。近三年为2020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近5年指2018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

(一)“制造业及其他行业”指标解释

1.企业拥有的全部有效知识产权数(不含发明专利):指报告年度末企业作为专利权人拥有专利权属、经国内外专利机构授权且在有效期内的外观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国家新药、国家一级中药保护品种数,以及经国内外机构登记的计算机软件著作权数、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专有权数。

2.企业拥有的全部有效发明专利数:指报告年度末企业作为所有权人拥有的、经国内外知识产权行政部门授予且在有效期内的发明专利数(含国防专利、国际PCT专利)。

3.企业报告年度被受理的知识产权申请数(不含发明专利):指报告年度内企业向相关行政部门提出申请并被受理的外观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国家新药、国家一级中药保护品种数,以及经国内外机构登记的计算机软件著作权数、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专有权数。

4.企业报告年度被受理的发明专利申请数:指报告年度内企业向相关行政部门提出申请并被受理的发明专利(含国防专利、国际PCT专利)数量。

5.近三年主持和参加制定的国际、国家、行业、地方、团体标准数:指企业近三年主持或参加制定,目前仍有效执行的国际、国家、行业、地方、团体标准的数量。

6.企业专职研究与试验发展人员数:指报告年度内企业内部直接参加研发项目人员,以及研发活动的管理和直接服务的人员。人员须具有中专、中技或职高以上学历,初高中毕业人员必须取得中级及以上职称。

7.企业技术中心高层次研发人员数:指全职在企业技术中心工作、获得国家、省、部和计划单列市等政府部门认定的有突出贡献的专家或者享受国家、省、部和计划单列市专项津贴或者纳入各级人才计划的专家,以及具有副高级或以上职称及博士学历的人员数。在站博士后可作为博士进行统计。

8.企业主营业务收入总额:指报告年度内企业确认的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主营业务的收入。根据会计“主营业务收入”科目的期末贷方余额填报。若会计报告和会计报表中未设置该科目,以“营业收入”代替填报。

9.企业利润总额:指企业报告年度生产经营过程中各种收入扣除各种耗费后的盈余,反映企业在报告期内实现的盈亏总额。

10.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额:指报告年度内企业研发活动的经费支出合计,包括企业内部的日常研发经费支出、当年形成用于研发的固定资产支出、委托外单位开展研发的经费支出。

11.新产品销售收入:对制造业企业,新产品销售收入指报告年度内企业销售采用新技术原理、新设计构思研制、生产的全新产品,或在结构、材质、工艺等某一方面比原有产品有明显改进,从而显著提高了产品性能或扩大了使用功能的产品实现的销售收入。新产品既包括经省政府有关部门或省级行业协会认定并在有效期内的新产品,也包括企业自行研制开发,未经政府有关部门认定,从投产之日起一年之内的新产品。

12.企业技术开发仪器设备原值及研发用软件购置费:指报告年度末企业用于研发活动、与其主要业务和产品及服务密切关联、纳入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且在使用过程中保持原来物质形态的研发专用仪器仪表和设备原值以及软件购置原值,用于外销、库存、生产制造等的仪器仪表和设备、软件等不纳入统计。其中,研发专用设备是指用于研究和开发新产品、新技术和新工艺以及进行新技术、新产品的性能和质量检验检测活动的各类机器和设备,例如试验测量仪器和机具、工装工具、试制设备、独立中小试设备和装置、在线检测设备等;研发专用软件是指用于研发活动的专用软件,例如工业软件、开发软件、设计软件、检验测试软件、试验分析软件、数字孪生或仿真软件等。

13.企业拥有的国家级研发平台数:指报告年度末企业作为项目牵头承担建设、国家有关部门归口管理且已经获得批复的研究开发类平台数。具体包括制造业创新中心、工业设计中心、产业创新中心、技术创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等。

14.企业拥有的省级研发平台数:指报告年度末企业作为项目牵头承担建设、广东省有关部门归口管理且已经获得批复的研究开发类平台数。具体包括制造业创新中心、工业设计中心、产业创新中心、技术创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等。

15.近三年获国家和广东省自然科学、技术发明、科技进步奖项目数:指企业在近三年获得国家和广东省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和科技进步奖的项目总数。

16.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知识产权优势企业、知识产权示范企业:指报告年度末企业获得工业和信息化部认定的制造业单项冠军、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国家知识产权局认定的知识产权优势企业、知识产权示范企业。

17.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专精特新企业:指报告年度末企业获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认定的制造业单项冠军、专精特新企业,省知识产权局认定的知识产权优势企业、知识产权示范企业。

18.博士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院士专家工作站:指报告年度末企业拥有的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国家人社部等国家有关部门颁发的博士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院士专家工作站。

19.国家人才计划者:指报告年度末企业拥有工业和信息化部、科学技术部、教育部等认定的国家有关计划人才。

20.国家部门和国际组织认定认证的、仍在有效期内的实验室、检测机构:指报告年度末企业获得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CNCA)、其他国家(国际组织)认证认可机构等有关国家部门和国际组织认定认证的、仍在有效期内的实验室、检测机构。

(二)“建筑业”指标解释

1.企业拥有的全部有效知识产权数(不含发明专利):指报告年度末企业作为专利权人拥有的、经国内外知识产权行政部门授权且在有效期内的外观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国家新药、国家一级中药保护品种数,以及经国内外主管机构登记的计算机软件著作权数、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专有权数。

2.企业拥有的全部有效发明专利数:指报告年度末企业作为所有权人拥有的、经国内外知识产权行政部门授予且在有效期内的发明专利数(含国防专利、PCT国际专利)。

3.企业报告年度被受理的知识产权申请数(不含发明专利):指报告年度内企业向相关国内外知识产权行政部门提出申请并被受理的外观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国家新药、国家一级中药保护品种数,以及经国内外主管机构登记的计算机软件著作权数、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专有权数。

4.企业报告年度被受理的发明专利申请数:指报告年度内企业向相关行政部门提出申请并被受理的发明专利(含国防专利、PCT国际专利)数量。

5.企业专职研究与试验发展人员数:指企业内部直接参加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三类技术研发活动的人员。包括直接参加生产建设、勘察设计、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技术管理的项目研发活动人员,即技术员、助理工程师、工程师、高级工程师的总人数。须具有中专、中技或职高以上学历的企业全职人员,初高中毕业人员必须取得中级及以上职称。

6.企业拥有的一级注册建设类执业资格人数:指企业拥有的一级注册建设类执业资格的员工总数。

7.企业工程结算收入总额:指企业承包工程实现的工程价款结算收入,以及向发包单位收取的除工程价款以外的按规定列作营业收入的各种款项的总和。核定企业结算收入时,应按企业完成的各类工程结算收入计算,不包括工程以外的其它业务收入(如房地产开发收入)。

8.开发研究的建筑业新项目的销售收入总额:指企业内部开发研究的建筑业新项目中的收入和提供工程性劳务收入总额。

以上就是专才网给大家整理的关于企业技术中心的相关内容,办业务最好还是找第三方机构进行业务办理,因为他们精通各项业务的办理流程,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内处理好你的业务问题,想要申请专利、商标、补贴项目、资质等,可以百度搜索:【专才网】进行资询评估与合作。

企业技术中心申请联系13570107737(微信同号)

专才咨询热线:400-9692-949

全国企业院校 专业政策咨询 企业补贴申报 项目申报代理服务等

联系专才:13570107737(微信同号

专才管理官网

 更多资讯
  • 品质服务

    一站式服务 专业政策解读

  • 全程跟踪

    全程跟踪 全程服务

  • 共担风险

    不成功可获赔偿

  • 免费售后

    完善的售后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