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工程技术中心和重点实验室申报程序、申报条件、申报时间
发布日期:2022-08-04 10:47:37 浏览次数: 来源:政策研究组
根据《东莞市科学技术局研发机构建设资助管理办法》(东科〔2021〕57号),为推进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重点实验室建设,提高我市创新能力,现组织开展东莞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重点实验室(2022年第二批)认定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申报程序
申报单位使用已有账号登录东莞市科技业务管理系统2.0完成网上申报。
(一)网上注册
首次申报的单位登录东莞市科技业务管理系统注册,获得单位用户名和密码,同时获得开设项目负责人账号的申报权限;已注册的单位必须更新单位基础信息。
(二)申报
项目负责人登录系统填写申报信息,通过系统提交申请书(包含申请报告及相关附件材料),经申报单位账号审核并按时提交后完成系统申报,申报截止时间为2022年9月30日17:00。
(三)线上审核
镇街(园区)科技主管部门于2022年10月17日17:00前对申报材料的完整性和一致性进行初审,初审通过后提交至市科技局审核。市科技局于2022年10月31日17:00前完成线上审核。
(四)提交纸质材料
业务科室审核通过后,申报单位登录系统打印申报材料一式三份(申请书+附件证明材料),签字盖章后提交至镇街(园区)科技主管部门。主管部门收集、审核加盖公章后,于2022年11月4日前统一送至东莞市南城街道鸿福路199号市民服务中心政务大厅二楼综合一区。
受理条件
(一)东莞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组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须具有较完备的工程技术综合配套试验条件和高素质的研究开发、工程设计和试验的专业科技队伍,能提供较强的工程化技术创新、科技成果转化和行业技术服务等。
1.企业类
(1)依托单位为在我市注册登记,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可独立或联合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医疗机构等单位申请;原则上每个企业作为依托单位限申请建设1个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21年销售收入在4亿元以上且研发经费不少于1000万元的企业作为依托单位可在不同建设方向、领域申请建设2个以上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2)依托单位投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研发场地面积不少于200平方米;
(3)依托单位2021年销售收入不少于2000万元;鼓励2021年销售收入未达到2000万元的新经济企业(拥有核心技术、创新能力强、增长潜力大)申报,其条件需满足近三年(2019年至今)获得过市级及以上科技项目(累计资助额度不少于300万元)或累计获得融资(如投资机构的股权投资等)达500万元以上,且2021年研发经费不少于300万元;
(4)依托单位2021年研发经费占销售收入比例不低于3%且2021年研发经费不少于100万元.(2021年研发经费数额在500万元以上的,不受3%比例限制);
(5)依托单位投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并拥有完全所有权的科研仪器、设备和软件(不包括生产用设备和软件)的原值不少于200万元;
(6)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设置主任1名及副主任不多于3名;原则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由依托单位全职人员担任)从事研究开发工作的全职科研人员不少于10人(联合共建的,可包含联合共建单位全职科研人员),其中获中级职称及以上或硕士及以上学位或本科学位且具有5年相关行业工作经验的人员不少于2人;
(7)依托单位获得有效国家I类知识产权(授权发明专利、植物新品种、国家级农作物品种、国家新药、国家一级中药保护品种和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专有权)不少于1项,或实用新型专利授权或软件著作权不少于5项;
(8)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具备合理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2.公益类
(1)依托单位为在我市注册登记,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医疗机构等单位,可独立或联合申请;
(2)依托单位投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研发场地面积不少于200平方米;
(3)依托单位2021年研发经费不少于500万元;
(4)依托单位投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并拥有完全所有权的科研仪器、设备和软件(不包括生产用设备和软件)的原值不少于300万元;
(5)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设置主任1名及副主任不多于3名;原则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由依托单位全职人员担任)从事研究开发工作的全职科研人员不少于15人(联合共建的,可包含联合共建单位全职科研人员),其中获高级职称或博士学位人员不少于5人;
(6)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具有为同行业(领域)企业服务的经验,有较好的服务企业或行业业绩,近五年(2017年至今)已转化的科技成果不少于2项;
(7)依托单位近三年(2019年至今)牵头或参与所申报行业(领域)的市级及以上科研项目不少于3项;
(8)依托单位获得有效国家I类知识产权(授权发明专利、植物新品种、国家级农作物品种、国家新药、国家一级中药保护品种和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专有权)不少于3项;
(9)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具备合理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二)东莞市重点实验室
建设重点实验室须具备高素质创新人才队伍,能开展前沿技术研究、重大核心技术攻关和重大科技成果转化等。
1.企业类
(1)依托单位为在我市注册登记,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可独立或联合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医疗机构等单位申请;原则上每个企业作为依托单位限申请建设1个市级重点实验室;2021年销售收入在4亿元以上且研发经费不少于2000万元的企业,作为依托单位可在不同建设方向、领域申请建设2个以上市级重点实验室;
(2)实验室有清晰的定位和目标,研究方向专注于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以及其他符合我市发展导向的产业领域,研究内容具有前瞻性和特色;
(3)实验室具备良好的科学研究和学术交流条件,有合理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有相对集中的科研实验场地。依托单位投入实验室的研发场地面积不少于300平方米,投入拥有完全所有权的科研仪器、设备和软件(不包括生产用设备和软件)的原值不少于500万元;
(4)依托单位在本行业领域内的技术水平处于先进地位、研发管理机制健全,且为有效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021年销售收入不少于1亿元,依托单位2021年研发经费占销售收入比例不低于3%且2021年研发经费不少于500万元(2021年研发经费数额在1000万元以上的,不受3%比例限制);
(5)实验室拥有高水平的行业学术或技术带头人担任实验室主任(设置主任1名及副主任不多于3名),原则上实验室主任由依托单位全职人员担任;
(6)实验室拥有从事研究开发工作的全职科研人员不少于20人,其中获高级职称或博士学位的不少于2人(联合共建的,可包含联合共建单位全职科研人员);
(7)具备较强的科研实力。能为东莞市产业和社会发展提供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支撑,具有较强的技术储备和技术研发能力;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等建立了长期稳定的产学研合作关系,开展前沿技术研究。依托单位近三年(2019年至今)承担国家、省部级或市级重大(重点)研发计划等项目(资助额度不少于300万元)不少于1项或取得有效国家I类知识产权(授权发明专利、植物新品种、国家级农作物品种、国家新药、国家一级中药保护品种和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专有权)不少于5项。
2.学科类
(1)依托单位为在我市注册登记,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医疗机构等单位,可独立或联合申请;
(2)实验室有清晰的定位和目标,研究方向专注于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以及其他符合我市发展导向的产业领域,研究内容具有前瞻性和特色;
(3)实验室具备良好的科学研究和学术交流条件,有合理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有相对集中的科研实验场地。依托单位投入实验室的研发场地面积不少于300平方米,投入拥有完全所有权的科研仪器、设备和软件(不包括生产用设备和软件)的原值不少于300万元;
(4)依托单位在本行业领域内的技术水平处于先进地位,研发管理机制健全,2021年研发经费不少于500万元;
(5)拥有高水平的行业学术或技术带头人担任实验室主任(设置主任1名及副主任不多于3名),原则上实验室主任由依托单位全职人员担任;
(6)实验室拥有从事研究开发工作的全职科研人员不少于20人,其中获高级职称或博士学位的不少于10人(联合共建的,可包含联合共建单位全职科研人员);
(7)具备较强的科研实力。实验室需具备以下条件之一:A.近三年(2019年至今)承担国家、省部级或市级重大(重点)研发计划等项目不少于2项(累计资助额度不少于300万元);B.近五年(2017年至今)取得有效国家I类知识产权(授权发明专利、植物新品种、国家级农作物品种、国家新药、国家一级中药保护品种和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专有权)不少于5项(所有权人须为依托单位);C.近五年(2017年至今)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中国专利奖、国家科技奖或省科技奖二等奖及以上不少于1项(获奖单位须为依托单位);D.近三年(2019年至今)承担或参与国家、省部级基础与应用基础基金(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基金等)或医学科研基金项目(本条件仅限于医院)。
全国企业院校 专业政策咨询 企业补贴申报 项目申报代理服务等
联系专才:13570107737(微信同号)


2023年东莞市重点产业链“链主”企业遴选申报条件及申报程序
东莞市重点产业链“链主”企业遴选工作原则上在“十四五”期间每年集中开展一次。围绕我市“4+5”战略性产业集群,结合产业发展实际确定若干条重点产业链,每条重点产业链遴选2-3家“链主”企业,构建“9个战略性产业集群+N条重点产业链+多链主”体...(279 )人阅读时间:2022-12-27中山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建设申报要求、申报流程、补贴100
项目名称2022年中央农业生产发展资金-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建设。申报要求(一)申报主体本市认定的示范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示范社和已登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优先支持在田头市场、乡镇产地市场开展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建设的实施主体。(二)建...(196 )人阅读时间:2022-07-27省级工业转型升级专项资金企业上云用数项目申报流程、条件、补贴
一、支持方向(一)企业上云星级评定奖励。支持制造企业采用云基础设施、重点设备上云、业务数据上云、应用软件上云等应用,对获得企业上云星级认定的企业给予奖励。(二)省级工业互联网标杆工厂奖励。支持制造企业的工业互联网基础能力、标杆能力和创新能力...(282 )人阅读时间:2022-04-09揭阳市卫生医疗科技创新项目申报要求、申报程序、申报时间
申报要求支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科技攻关;支持艾滋病、结核病等重点传染病和霍乱、登革热、手足口病、流感等急性传染病的监测和防控技术研究;推动寄生虫病、麻风病以及肝吸虫、职业病危害等综合防治;支持心脑血管病、糖尿病、恶性肿瘤等慢性病的有效...(256 )人阅读时间:2022-06-12汕头市知识产权贯标企业后补助项目申报条件、申报材料、申报时间
申报主体和条件在汕头市行政区域内登记注册并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2021年初次通过GB/T29490-2013《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国家标准认证,且未享受政府贯标后补助的企业。申报材料(一)《知识产权贯标企业后补助项目申报表》(二)企业...(293 )人阅读时间:2022-05-14湛江市廉江市高新技术企业实施科技奖励政策、最高补贴200万
为全面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补齐科技创新短板,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推进我市经济转型升级。重点实验室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的,一次性奖励30万元,首次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的,一次性奖励10万元,对企业获得国内发明专利授权...(342 )人阅读时间:2022-11-04制造业创新中心创新能力建设项目申报要求、时间、奖励1000万
项目库支出内容(一)支持对象已获批复同意组建并实际运行的国家级、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深圳市除外)。(二)支持方向围绕战略性产业集群重点领域,开展关键共性技术攻关,对制造业创新中心平台建设、测试验证、中试孵化、成果转化等创新能力建设项目予以支...(270 )人阅读时间:2022-07-12广州市花都创新创业领军团队认定项目申报条件、奖励政策、申报材
为实施人才强区战略,建立科学规范的高层次人才评价体系,广泛吸引高层次人才来我区创新创业现开展创新创业领军人才申报工作。对符合条件的创新创业领军团队,给予50万元项目资助申报领域适用范围同等条件下,优先支持符合花都规划重点发展的数字显示、数字...(297 )人阅读时间:2022-11-25